今年以来,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,统筹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全县经济运行迈上新台阶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,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,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,各项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。
一、综合
2019年末,全县户籍人口为682697人,比上年增加了4329人,其中城镇人口187556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27.5%;乡村人口495141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72.5%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61643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53.0%;女性人口321054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47.0%;出生人口7985人;死亡人口1093人。常住人口598000人(人口抽样调查数据)。
2019年全县人口数及其构成 |
||
指 标 |
年末数 (人) |
比重 ( % ) |
年末户籍人口 |
682697 |
|
其中:城镇人口 |
187556 |
27.5 |
其中:18岁以下 |
172774 |
25.3 |
18-34岁 |
170604 |
25.0 |
35-59岁 |
232137 |
34.0 |
60岁及以上 |
107182 |
15.7 |
初步核算,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2987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.0%,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9090万元,同比增长1.0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22797万元,同比增长2.3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11100万元,同比增长5.1%。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.8:51.1:36.1变化为12.0:50.9:37.1。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.0个百分点,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。人均GDP为50050元(折合7170美元)。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283户,同比下降2.4%,其中新增民营企业1679户,同比下降7.5%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0%。
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|
||
指 标 |
绝对数(万元) |
增长速度(%) |
地区生产总值 |
2992987 |
3.0 |
农林牧渔业 |
370732 |
1.0 |
工 业 |
1443902 |
1.7 |
建筑业 |
79981 |
16.5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121849 |
5.1 |
批发和零售业 |
260800 |
5.8 |
住宿和餐饮业 |
64579 |
7.6 |
金融业 |
162850 |
9.3 |
房地产业 |
177370 |
4.2 |
营业性服务业 |
111651 |
4.4 |
非营业性服务业 |
199274 |
1.3 |
第一产业 |
359090 |
1.0 |
第二产业 |
1522797 |
2.3 |
第三产业 |
1111100 |
5.1 |
二、农业
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706公顷,比上年减少411公顷。其中,小麦种植面积45220公顷,减少590公顷;稻谷种植面积43314公顷,减少496公顷;玉米种植面积2035公顷,增加715公顷。油料种植面积1278公顷,增加107公顷。棉花种植面积10公顷,与上年持平。糖料种植面积7公顷,减少1公顷。蔬菜及食用菌4966公顷,减少265公顷。
全年粮食产量634942吨,比上年减少2550吨,同比下降0.4%。其中,水稻产量332820吨,同比下降4.9%;小麦产量283228吨,同比增长3.7%;玉米产量12008吨,同比增长53.8%;油料产量5259吨,同比增长5.8%;棉花产量12吨,同比增长9.1%;糖料产量195吨,同比下降4.4%;蔬菜及食用菌169564吨,同比增长6.8%。
全年肉类总产量37790吨,比上年下降3.6%。其中,猪肉产量16635吨,下降12.0%;牛肉产量1218吨,增长4.4%;羊肉产量2466吨,增长2.9%;禽肉产量17471吨,增长4.5%。禽蛋产量25924吨,增长3.1%。牛奶产量2330吨,与上年持平。年末生猪存栏89324头,下降6.4%;生猪出栏176277头,下降11.7%。全年水产品产量30413吨,比上年增长1.7%。
主要农产品产量 |
||
产品名称 |
产量(吨) |
比上年增长(%) |
粮食 |
634942 |
-0.4 |
#小麦 |
283228 |
3.7 |
水稻 |
332820 |
-4.9 |
棉花 |
12 |
9.1 |
蔬菜及食用菌 |
169564 |
6.8 |
肉类 |
37790 |
-3.6 |
禽蛋 |
25924 |
3.1 |
水产品 |
30413 |
1.7 |
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4.2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0.7%;农用拖拉机42088台,播种机7238台,水稻插秧机1225台,稻麦联合收割机4006台;农机耕作面积98.2千公顷,机播面积82.4千公顷,机电灌溉面积56.5千公顷,机械植保面积96千公顷,机收面积91.7千公顷。农村用电量42903万千瓦小时,农用化肥施用量(折纯)44202吨,农药使用量2698吨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户,与上年末相比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。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.7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.7%;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63.1%;股份合作企业增长9.8%;股份制企业增长1.9%;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.9%。分门类看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0.5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.1%。从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:原煤3223.2万吨,同比下降0.04%;发电量1653129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0.9%;小麦粉270227吨,同比下降2.8%;大米302919吨,同比增长8.3%;水泥3263300吨,同比增长22.0%。
2015—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及增速
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% |
原煤 |
万吨 |
3223.2 |
-0.04 |
砖 |
万块 |
120075 |
-22.3 |
水泥 |
万吨 |
326.3 |
22.0 |
大米 |
万吨 |
30.3 |
8.3 |
面粉 |
万吨 |
27.0 |
-2.8 |
饲料 |
万吨 |
2.7 |
-50.6 |
锂离子电池 |
万只 |
1233.0 |
21.9 |
发电量 |
万千瓦小时 |
1653129 |
-0.9 |
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9981万元,较上年增长16.5%,全县11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9043万元,较上年增长26.4%,实现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841万元,同比下降50.2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.8%,其中,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同比下降6.4%;完成房地产投资404976万元,同比增长132.2%。
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.0%;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.6%;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3.2%;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增长3.6%。
2015—201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
五、内外贸易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09116万元,比上年增长10.6%,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229433万元,同比增长8.2%,其中餐饮收入23465万元,同比增长8.5%,商品零售205968万元,同比增长8.1%。
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4250万美元,同比增长48.6%;引进内资862700万元,完成进度107.8%;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434万美元,同比下降73.1%;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703800万元,同比增长5.4%。
2015—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及增速
六、交通和邮电
全县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1849万元,比上年增长5.1%。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79892量,比上年增长14.2%。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1149.2万吨,比上年增长22.0%。货运周转量125847万吨/公里,比上年下降17.6%。完成客运量1192万人次,同比增长5.0%,客运周转量31896万人/公里,同比增长5.0%。
2019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|
|||
指 标 |
单 位 |
绝对数 |
增 量 |
一、货运量 |
万吨 |
1149 |
207 |
#公路运输 |
万吨 |
899 |
190 |
水路运输 |
万吨 |
250 |
17 |
二、货运周转量 |
万吨公里 |
125847 |
-26921 |
#公路运输 |
万吨公里 |
5003 |
-32417 |
水路运输 |
万吨公里 |
120844 |
5496 |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0892万元,同比增长28.9%,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9572万元,同比增长35.0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722户;移动电话用户573291户,比上年末增加87759户,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95.8部;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56061户,比上年末净增34049户。
七、财政和金融
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24430万元,增长2.7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134万元,同比增长13.3%。其中,增值税下降20.2%;企业所得税增长21.4%;个人所得税下降28.7%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7227万元,同比增长0.04%,其中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8733万元,同比增长10.0%,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2.0%;教育支出77582万元,同比增长0.8%,占财政支出的19.1%;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3843万元,同比增长16.4%,占财政支出的15.7%;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5833万元,同比增长0.9%,占财政支出的16.2%。十三类民生支出333230万元,下降3.7%,占财政支出81.8%;八项支出330685万元,增长8.0%,占财政支出81.2%。
2015-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及增速
截止年末,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75830万元,比年初增加238480万元,同比增长7.9%,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2265536万元,比年初增加274226万元,同比增长13.8%;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28105万元,比年初增加43547万元,同比增长9.0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66814万元,比年初增加270921万元,同比增长14.3%,其中,住户贷款918207万元,比年初增加165830万元,增长22.0%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48607万元,比年初增加105091万元,同比增长9.2%。各项贷款中境内短期贷款824602万元,比年初增加88683万元;境内中长期贷款1256944万元,比年初增加169869万元。
20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|
||
|
|
单位:万元 |
指 标 |
年末数 |
比上年末增长% |
各项存款余额 |
3275830 |
7.9 |
其中:住户 |
2265536 |
13.8 |
非金融企业 |
528105 |
9.0 |
广义政府 |
482143 |
-14.1 |
各项贷款余额 |
2166814 |
14.3 |
其中:住户 |
918207 |
22.0 |
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 |
1248607 |
9.2 |
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全县教育经费投入77582万元,同比增长0.8%。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%,小学毕业升学率100%。全县学校数279所,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,普通中学33所,小学109所,幼儿园134所。在校学生数119426人,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670人,普通中学34693人,小学60231人,幼儿园21739人。专任教师6306人,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5人,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264人,小学专任教师2787人,幼儿园专任教师1079人。
学校基本情况 |
|||||
|
|
|
|
单位:所、人 |
|
指 标 |
学校数 |
毕业生(人) |
招生(人) |
在校生(人) |
专任教师(人) |
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|
2 |
879 |
931 |
2670 |
135 |
高中 |
10 |
2378 |
2586 |
7250 |
517 |
初中 |
23 |
7329 |
9765 |
27443 |
1747 |
小学 |
109 |
9682 |
10220 |
60231 |
2787 |
幼儿园 |
134 |
9547 |
8641 |
21739 |
1079 |
特殊学校 |
1 |
2 |
10 |
93 |
41 |
全县科技经费投入5855万元,增长1.5%;年末有高新产业企业31家,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718万元,同比增长24.0%;申请专利679件, 其中发明专利418件;授权164件,其中发明专利26件;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;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、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家;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1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.0件;截止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27家,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.0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.5%。
有县以上质监系统内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;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1个;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90台(件);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;有安徽名牌产品6个。
九、文化体育和卫生
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2个,文化馆(站)18所、剧场、影剧院1个、体育馆1个、图书馆1个、农家书屋243家,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万册、电子图书25万册。文化馆、图书馆、文化站、农家书屋、电子阅览室全部免费开放,免费开放天数每月都在25天以上,接待15万余人次。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500余次,体育活动2000场次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,省级名录5项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%。
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36家,其中县级医院 2 家,乡镇卫生院15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家,社区卫生站36家,村卫生室 215家,个体诊所64家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,妇幼保健院 1个。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429人,其中:执业医生732人、执业助理医生289人、注册护士1408人。全县医疗机构拥有病床数 2210张,县人民医院 380张、县中医院330张、乡镇卫生院561 张、其他医疗机构 939张,每千人病床数为4张。
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23134人,参合率103.6%;适龄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95%以上,完成接种剂次14.0万剂次。传染病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%。
十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全年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6元,同比增长9.7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18元,同比增长8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9元,同比增长10.2%。 截止2019年底,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57415人;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143人;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2997人;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60728人;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4870人;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23134人。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0个,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320床,年末有4080人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;有14570人参加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;农村五保供养人数4279人。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96个, 较上年减少44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2.7%,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889人。
十一、生态和环境
全县行政区域面积894平方公里,其中建成区面积36.8平方公里,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.6平方公里,居住用地面积12.1平方公里,工业用地面积3.3平方公里。当年人工造林面积235公顷。
全县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。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54天,占全年比例为69.5%。水质断面达标比例100%。PM2.5年均浓度为51.7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增长17.8%。全县有污水处理厂2座,其中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1个,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.0%。全县有垃圾处理站4个,城区3个。单位GDP能耗0.4878吨标准煤/万元,同比下降0.44%。
[1]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。
[2]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、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,对地区生产总值、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。
[3]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,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(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),第二产业指工业(不含开采辅助活动,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)和建筑业,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。
[4]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,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,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。